党团范文

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_2019让新时代的青年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

党团范文 2019-09-03 点击: 手机版

  青年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与主力军,其健康成长依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育。新时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青年面临诸多挑战,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增强青年的价值自觉自信意识;需完善培育内容,积极回应青年成长发展面临的困惑;需充分发挥国家、学校、家庭与青年自身的作用,形成培育合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9让新时代的青年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让新时代的青年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

  在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几乎每个时代都有青年人勇立潮头、创造历史。革命年代如此,建设年代如此,新时代更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的深刻阐述。培养新时代青年事关党和国家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

  82年前,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创建之初,因其担负起抗日救国重任而成为进步青年向往的抗战堡垒。1939年之后,抗大一分校、二分校、抗大总校在敌后战场办学,陆续成立了9所分校、5所陆军中学、1所附设中学,以革命熔炉闻名于世。

  抗大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将一批批热血青年锻造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创造了世界军事教育史上的奇迹,对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号召青年胸怀天下

  抗大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在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下进行的,与抗日救国形势紧密相连。毛泽东同志在抗大讲课时,强调全国、全中华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国。党中央鼓励学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建设新中国而永不退缩、勇往直前、奋斗到底。

  抗大学员们在敌后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坚持一边战斗、一边生产、一边学习,这不只是为了一场战役的胜利,也不只是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更是为了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抗大师生把革命理想与现实奋斗紧密联系起来,时刻准备学好本领,好上前线去。从基本军事训练、军事知识到战略战术,他们都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毕业后在艰苦的实践中逐渐成长为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军政干部。新中国成立后,抗大学员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放下枪杆子,奔赴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站在建设新中国的最前线。

  青年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国家才能有前途。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的征程中,青年一代应担负起建设新时代的历史责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并为之奋斗。

  引导青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抗大的校风校训,也是抗大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

  抗大针对不同时期的政治教育均进行了阐述、整理并编辑成册。在《关于培养知识青年的政治工作》一文中,对知识青年上进积极的优点,以及缺乏坚韧性、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等短板作了分析。在《抗大在各种情况下的政治工作》一文中,分别阐述了敌后反扫荡中的政治工作学校大转移中的政治思想工作等内容,每一篇章中都对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详细阐述问题所在,引导青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总的来说,抗大通过六个方面进行政治教育:一是具体分析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二是确定政治教育的范围;三是根据对象情况、具体教育目的、整个教育时间设置具体课程;四是当时环境下要进行的政治教育;五是一般的政治教育方法;六是政治教育教材的编选。

  当前,伴随着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受互联网传播等因素影响,青年一代不可避免地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做好他们的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其次,应设置具体课程,长期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第三,针对不同对象,分门别类地安排教育的中心任务和方式方法,才能一门深入,抓出成效,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人才的重任。

  鼓励青年投身实践

  抗大挺进敌后办学既是适应当时新的形势与任务的要求,是将学校培养干部的事业与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日益密切配合的结果,也是党中央培养青年人才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理念的体现。

  深入敌后一线,坚定了理想信念,锤炼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作风。《抗大动态》一书中,曾这样记述过抗大的生活:抗大全校人员,无论教职员、学员或事务人员,总合起来,平均计算,每人每月包括穿衣、吃饭、零用、津贴、书籍、办公费用等等,只合八元左右。以此数目与全国任何大学比较起来,那是微乎其微的。抗大在河北邢台浆水的一段时间里,正赶上华北一带连年遭受水、旱、虫灾,加上日伪军的扫荡,使邢台山区的生活条件更加艰苦。抗大师生为了克服物质困难,大家自己动手挖窑洞,开荒种地,纺纱捻线,背粮砍柴,挖煤烧炭,边学习边劳动,不仅克服了困难,而且在斗争中磨练了革命意志,培养起艰苦朴素的作风。

  深入的实践密切了青年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940年11月,抗大总校5000余人到达河北邢台浆水时,几乎是家家户户住满了抗大学员,人人都是抗大房东。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起的深情厚谊在点滴中积累,水乳交融的血肉联系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生成。

  抗大要求学员遵守制度纪律,时时刻刻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不与老百姓争柴,抗大学员孙保德爬上山顶去砍柴,不慎跌入悬崖,当地的老百姓将其墓地保存至今,每年自发为他扫墓;在反扫荡中,抗大学员靳惠民掩护老乡突出重围后,再次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包围圈,救出了80岁的老房东。老区人民对抗大学员也报以亲人的深情,他们为了保护抗大物资舍生取义,为保护抗大伤员宁死不向敌人说出伤员下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青年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敢于挑急难险重的担子,敢于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岗位锻炼,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把握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基本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做好党的青年工作,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在实践中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基本要义。

  1.党的青年工作必须适应新时代青年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规律,解决新时代青年发展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青年成长面临着新形势。国内层面,社会结构和治理方式深刻变化、经济组织和商业模式深度调整、技术变革和社会生活持续更新。国际层面,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这给青年的成长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党的青年工作必须在适应这些新变化新特征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青年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当代青年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与国家的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紧密关联。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际遇,一代青年必须有一代青年的奋斗,每一代青年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是青年工作和青年群体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舞台。当代青年要自觉主动地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自身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把青年的生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青年发展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推进,青年思想意识多样多变的特征更加明显,用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青年、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的任务尤为紧迫。人口结构的新特点新变化使得青年一代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在健康、婚恋、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社会保障等方面需要获得更多关心和帮助。党的青年工作必须重视青年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以解决青年发展中的问题为己任,优化青年发展环境。

  2.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青年工作,出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部署共青团改革,推动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党中央明确了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青年工作的路径方法、共青团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必须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抓共青团工作,切实尽到领导责任。为此,要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完善和优化青年工作的政策条件和机制保障。制定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发展政策体系,进一步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具体落实,落实和完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联席会议制度,做好规划的评估和督导工作。在全社会树立重视发挥青年作用的理念,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和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加大对青年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为青年工作、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保障。

  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各种社会思想都会去影响青年,都会去争夺青年。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是党的青年工作的政治责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昭示,是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必然选择。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如果青年一代不能坚定理想信念,无数革命先辈换来的成就就可能付之东流。因此,党的青年工作尤其是共青团必须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策部署,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3.重点解决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怎样建设共青团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自觉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新时代培养青年,要遵循青年一代健康成长规律。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培养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自觉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光荣使命,用一生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开展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共青团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切实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广泛地为党的事业团结凝聚青年,为党做好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要履行好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三项基本职责,针对当前团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症下药,刮骨疗伤,真正从思想上、工作上、制度上把问题解决好。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共青团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把新时代共青团的好形象树起来,真正把共青团建设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青年之家。广大团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和对团干部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的重要要求,强化政治锻造,强化工作历练,强化作风锤炼,努力做到政治、思想、能力、作风全面过硬,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青年工作者和团干部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心系青年、心向青年,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青年,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增进对青年的感情,深入青年之中,与青年交朋友、心连心;把工作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在哪里、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建在哪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充分认识和适应青年的特质,倾听青年呼声,把青年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

  4.树立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引导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我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这为青年群体的健康持续发展确立了优先地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近代以来,每一代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需要青年一代充分发挥作用,建功立业、接续奋斗。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青年,更能成就青年,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接续奋斗终将让中国梦变为现实。

  党的青年工作要紧紧围绕、始终贯穿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主题,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把一代又一代青年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想干事、能吃苦、肯奋斗的强大生力军,让广大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用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新青年

  用什么培养青年,如何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与国家始终对此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是引导青年健康成长的指路明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背景与要求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新青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新青年的决定因素

  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青年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青年群体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与生力军,其价值追求与政治忠诚至关重要。青年价值追求和政治忠诚的提高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以增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而形成对党、国家以及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应对西方不良思潮渗透的需要。当前,中国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野心并没有改变,其借助全球化、信息化的便捷,加大对我国青年群体意识形态的渗透与腐蚀,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青年,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拥有主导地位。

  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就在于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主体的引领作用。青年群体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理应主动践行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文化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的需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高校的根本任务,这一根本任务明确了道德对青年群体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要发挥道德对青年成长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助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顺利完成,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青年使命责任的完成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使命需要青年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人。青年群体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才能不迷失前进方向,勇敢担当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同时,青年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知识、能力与身体的成长,更需要道德素养、审美素养、心理素养等提升,其内生动力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新青年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很多成就,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新青年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还存在一些问题,给青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挑战。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价值困惑。当前青年群体面临的困惑较多,其中最根本的困惑是价值观的困惑。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困惑主要源于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信息社会、陌生人社会的发展,源于全球化社会的到来。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功利主义本性给青年群体带来了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之间的选择与平衡难题;信息社会使人类生活空间出现多场域,多面人由此产生,给青年群体人生观、价值观带来挑战;陌生人社会的出现与发展,给青年群体带来了道德作用疑问;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处于前锋的青年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与干扰,引发了价值选择困惑。

  国内多元文化思潮与多种价值观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存在多元生产关系,反映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就是多种文化思潮与多种价值观并存。多元文化思潮与多种价值观并存,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形成挑战。

  民生问题以及行业不正之风的出现。一方面,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诸多成绩,为青年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并不明朗的就业形势也给青年群体带来了焦虑。加之教育、医疗、住房市场化的推动,生活成本大大提高,引发了诸多的生存焦虑。就业焦虑与生存焦虑影响了广大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行业风气是社会风气的主体。但当前个别党员干部腐败与不作为、企业生产与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的存在,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带来冲击。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新青年的路径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增强培育主体的价值自觉自信意识。价值自觉与自信决定着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种场域、各大平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机关、学校、家庭,走进城市与乡村,增强全社会的价值自觉与自信。

  完善培育内容,积极回应新时代青年成长面临的各种困惑与挑战。首先,要积极回应社会转型给青年群体带来的价值选择困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除困惑,使青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其次,要积极回应多元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带来的挑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让广大青年真正走近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时代观、科学观、理想观。最后,要关注青年群体的就业与生存焦虑,将学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情感价值观、家庭价值观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其更接地气。

  发挥国家、学校、家庭与青年自身的作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强大合力。国家层面,应出台各项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应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法治保障;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不断丰富青年群体的精神生活,充分发挥文化的补钙作用;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党风廉政建设,发挥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土壤。高校层面,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借助各种媒介与平台,大力发挥学校场域的熏陶作用与实践引领作用。家庭层面,应积极发挥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家风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性作用。青年层面,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于自身成长全过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xiaopihai.cn/fanwen/dangtuanfanwen/2019/0903/1305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