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选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精神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新时代心得体会

作文选 2019-08-29 点击: 手机版

  用心讴歌光辉历程,用情展现人民奋斗,用功书写精品力作,激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凝聚新时代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磅礴力量。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的心得体会,小编整理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1】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正是最普普通通的干部群众的真人真事真情,赋予文字灵动的生命,赋予画面鲜亮的色彩。

  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山西调研组的记者们走过了2年前总书记走过的路,见到了总书记见过的人。在老乡敞亮的新家中,杨娥子大娘紧紧地握着记者的手,又摇了几摇,舍不得分别:我们想让总书记再来看看我们的新楼房,我要给总书记做他想吃的钱钱饭。记者们用春之声系列文字,描绘乡亲们的笑脸,书写脱贫奔小康的新生活。

  中国蔬菜之乡的一个个动人故事是山东寿光组的记者笔耕不辍完成12篇札记的源动力。西部海陆新通道、崛起的国际物流大枢纽分别奔赴广西钦州和重庆海关的记者们为西部经济有力的脉动所震撼。重庆海关调研组的文章《一把闪耀在中欧班列上的安全智能锁》在求是网上发表后,被《中国国门时报》在头版转载。

  几路奔波几路情。党刊人置身火热生产生活一线,为广大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创造富足生活的故事而喜、而书、而歌颂。

  幸福生活离不开人民群众投身社会建设的故事。在海南,有事无巨细、以实干拉近与群众距离的社区网格员符红霞;在江阴,有讲政治、勇改革、尚文化的村支书李全兴江苏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让记者的笔头洋溢着激情;张家港精神和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让调研充满了斗志和豪情。

  党刊记者的文字和影像也记录下了一个个普通人关于美丽中国的梦想。那万绿丛中的唯一一朵红花,不正印证着许多像王老一样的普通人,对美丽中国的拳拳之心么?海南之行,记者认识了一辈子养儿育女般培育红树林的愚公王式军。最让我们难忘的是他拿着水壶给唯一一株开花的红榄李浇水的情景。求是杂志社与海南省委宣传部联合调研组,围绕精心呵护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这一最大本钱的主题,组织座谈会,深入昌江、儋州、三沙等地调查海尾湿地保护、沙化土地治理、热带森林保护、红树林生态修复等情况。

  还有从伐木工当上林场管理所长的邵定春,年轻时曾因乱砍滥伐获刑、依靠生态旅游致富后年年上山植树的林庭洪在湖北神农架,还有多少昔日的伐木人变成了守林人,用后半生来偿还前半生对森林欠下的债。记者们通过一个个与树木和森林交织的人生故事,折射出国家公园从开山伐木到立法保护的足迹。

  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一个个动人心弦的片段,勾勒出一幅磅礴的壮丽画卷。一个越来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中国,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深情,汇聚着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广大华侨华人的深情。

  新疆阿克苏调研组结识了维汉一家亲的养牛万能手马木提艾德热斯,见证了民族团结、共同奋进的温情故事;厦门调研组采访了与总书记通信的集美校友任镜波,见证了广大侨胞、全球中华儿女心系祖国的动人故事。广东深圳调研组走进中英街周煌辉的小百货店,写下了最早一批港商北上深圳的故事。当记者要离开的时候,周煌辉又追着补充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而且一定会越来越好!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2】

  在路上,在火热的生产一线,记者们真切地感到时代脉搏的有力撞击。

  从落实千年大计的河北雄安新区,到浓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福建厦门,从试验田里崛起的深圳沙头角,到青藏世界屋脊上的钢铁大道中国奇迹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

  那么,中国奇迹的密码是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到生产生活一线去,到群众中去,扎扎实实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才能形成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

  民营经济发展何以屡引热议?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之间是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浙江温州。一篇篇调研报告、一条条微博短评,通过分析温州样本,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创造性论断: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一个自己人,不仅为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也标志着我们党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曾经是无机场、无铁路、无高速公路、无航运的四无州,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如今的脱贫战役进展如何?当年长征北进,面对磅礴乌蒙,红军如走泥丸;如今脱贫攻坚,云南昭通党员干部怎样做到决不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在即将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重要关口,求是调研组踏上云岭高原,飞机换汽车辗转十几个小时,到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牵挂的地方去,深入最闭塞的山村中,走进最困难的老乡家,探寻深度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战胜贫穷、加快致富、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锦囊。

  在河南兰考,一进张庄,记者首先看到的就是村主干道入口处悬挂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张庄考察的巨幅照片。就在这里,树立着一块幸福路石牌。我会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按总书记给咱绘的图走。张庄老党员游文超满怀深情地道出了张庄人的幸福密码,也道出了张庄人对党、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无比爱戴之情。记者撰写的文章《张庄,幸福路上的村庄》在求是网上发表后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

  把总书记的殷殷话语铭记于心,牢记嘱托,真抓实干,是安徽省金寨县的答卷。90年前,大别山里传来一声惊雷,安徽金寨西部爆发了立夏节起义(也称商南起义)。如今,老区人民通过精准易地搬迁、特色农业产业,离决胜脱贫的目标越来越近,特别是光伏扶贫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一艘艘船舶就是一个个细胞、一块块浮动国土。只有把支部建在每一艘船上,才能确保航船始终沿着正确航向前进,才能确保我们的浮动国土始终是红色的。登上吉祥松号,中远特运组的记者们明白了为什么这支有着70年历史的远洋航运国家队,能够在新中国的伟大建设中发挥举重若轻的作用。

  实践是思想最深厚的土壤,理论是实践最科学的指引。8年前,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与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结为共建党支部。这是一次理论最高地与实践最前沿的联姻。大庆宣传部的盖力学说。8年后,再次踏上大庆的土地,看着过去的照片,来自文化编辑部的李文阁同志非常激动。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处,大庆调研组带着好奇和期待在探索:已经60岁的大庆油田,将如何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成功的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当年,学两论,得出的结论是要解决需要油和没有油的矛盾;今天,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论,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油气供应不充分的矛盾,大庆人就要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而努力、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评价。贵州调研组奔波在黔贵大地的山山水水之间,走进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和扶贫企业,讲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贵州的党员干部带领父老乡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故事。通过描摹村村寨寨一天天的蝶变,记者们把读者带到决战脱贫攻坚、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火热现场。从故事,讲到故事背后:从战略和战术层面挖掘贵州为什么能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的理论动因,总结贵州脱贫实践对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人类减贫事业发展的启发意义。求是杂志社和贵州省委联合调研组的报告《为了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在《求是》杂志上发表后,获得热烈反响。为此,贵州省委专门组织了理论研讨会,号召全省从中汲取继续决胜脱贫攻坚的智慧和力量。

  党刊的调研,不仅要回望来时路,书写成就与辉煌;还要通过分析样本、解剖麻雀,来探寻这70年的奋斗经验,提炼理论,回应和指导实践。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3】

  西柏坡,一个永远铭记于党的历史、共和国历史的名字,一座革命的圣地、精神的高地。70年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曾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70年来,在风云激荡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奋勇前进,向时代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作为有幸记录这一壮丽征程的媒体人,我们追随共和国诞生的脚步来到西柏坡,从这里出发,去追忆一段传奇,去书写新的篇章。

  用心这是一个应该自信也能够自信的时代,只有用心才能讴歌70年光辉历程,感悟时代脉搏、发出时代先声。70年间,我们从建国时的积贫积弱到现在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是党带领人民七十年接续奋斗创造的不朽传奇。我们哪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只有用心去讴歌这段历程,用饱满的热情礼赞新中国、描绘新时代,才无愧这个屡创辉煌的时代。

  用情这是一个昂扬奋进、砥砺前行的时代,只有用情才能展现70年每一个平凡的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共同奋斗所成就的不平凡的伟业。70年间,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迎战一个又一个挑战中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取得新的胜利,就在于我们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坚信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只有用情才能书写每一个普通人与共和国风雨同舟的生动故事,激发每一个中华儿女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共鸣,汇聚起磅礴的时代伟力,共创新时代新的奇迹。

  用功这是一个变化创新极为迅速的时代,只有用功才能创造精品力作。当今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带给媒体人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一个本、一支笔包打天下到手持云台、数码单反、VR设备装入背包,我们的笔端更为灵动、镜头更为鲜活、话筒更为清晰,只有用功才能更好地记录这个变化中的时代,让时代之音传得更远、传得更好、传得更深入。

  70年,我们用实践证明了赶考的成功,但感悟这一征程的壮丽并不是最终目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场历史性的考试远没有结束,仍在继续。循着历史的足迹我们再回西柏坡,就是要寻根探源、追溯初心,在两个务必的激励下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书写好新时代新的历史答卷!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4】

  西柏坡五大书记铜像。

  巍巍太行山下,滔滔滹沱河畔。

  西柏坡,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

  70年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70年后,我们踏进这片土地。

  是寻根探源,是追溯初心,更是坚定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开启了新纪元。图为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活动,欢呼新中国诞生。 新华社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1947年6月,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对外称工校。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离开陕北杨家沟,从吴堡川口渡过黄河也来到此。几间低矮狭小的土坯房,就是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

  1948年9月12日,自辽沈战役发起,一部电话、两张地图、三套桌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1949年3月5日,当年的大伙房简单改造后,七届二中全会正式召开。在这次会议中,中国共产党人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铿锵有力的话语,宣示了中国共产党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时的担当。

  1949年3月2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闭幕10天后,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军。半年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华民族从此站了起来,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之际,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广大党员干部必然要经历一场赶考。

  西柏坡纪念馆内,一块展板让人久久驻足,上面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

  毛泽东同志旧居。张芯蕊 摄

  在胜利面前,党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比如骄傲情绪、停顿情绪、贪图享乐的情绪等。国内革命斗争的形式可能发生变化,国际敌对势力也可能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展开围剿,面对内忧外患,要做到两个务必,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调研时指出: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西柏坡时期,正是党的工作重心由战争转向建设、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制度治党,才为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奠定了基础。

  伟业铭刻史册,丰碑昭示未来。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开天辟地到新天新地,从革命到执政,从解放到复兴回望历史,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保持忧患意识,勇于自我革命,努力艰苦奋斗,永葆赤子之心,不懈奋斗、不忘初心,一路爬坡过坎,才带领着这个古老民族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打破了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兴衰周期率,才把民族复兴推进到今天这样的境界。

  壮丽70年,新时代已然展开,我们还要继续这场永远在路上的赶考。

  党的十八大召开不到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郑重表示,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春风化雨万物新,春雷催征马蹄疾。

  70年后,全国近百家媒体的新闻记者以及部分高校学生等约300人追随着共和国诞生的脚步来到西柏坡,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

  面对迎风飘扬的国旗宣誓,激情饱满、慷慨激昂的声音回荡在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伟大转折期的西柏坡上空:锤炼四力,用踏实作风、清新文风讲述70年奋斗征程;凝心聚力,用生动事例、鲜活话语展现70年辉煌成就;守正创新,用融合传播、全媒表达奏响70年华美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历史在前行,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梦想的彼岸就在眼前,这正是我们奋力划桨的时刻!

  从西柏坡出发,新闻人将奔赴全国各地蹲点调研采访,以赶考精神去读懂这个伟大的时代,用心讴歌光辉历程,用情展现人民奋斗,用功书写精品力作,凝聚新时代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磅礴力量,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5】

  抚今追昔,在这个早春时节,我们追随着共和国诞生的步伐,来到红色圣地西柏坡。在这个萌动的小山村,寻根探源,温故知新。

  巍巍太行山下,滔滔滹沱河畔,拾级而上,我们站在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的五大书记铜像前,伫立仰望。

  斯是陋室,却见证激情岁月。作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摇篮,这里,历史见证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艰苦奋斗、披荆斩棘的峥嵘岁月;这里,一代又一代后来者栉风沐雨、接力奋斗,将红色精神赓续传承。

  如今,滹沱河静静流淌在燕赵大地,见证历史变迁,先辈的身影和精神早已融进西柏坡天际那一抹灿烂的红霞,成为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

  党所指引的方向,就是新闻战线前进的方向;党所开创的事业,就是新闻工作者为之奋斗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回望来路,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出发。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在追忆感慨中触摸峥嵘岁月,在赶考的时代命题中整肃行装。能否深入田间地头体会人间冷暖,能否用妙笔镜头记录社会变迁,能否用脚步丈量生命的长度踏遍时代的沃土,是对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检验。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作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团中的一员,用行动传承精神,迈开双脚走天下,田间地头抓新闻,是我们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本分和职责。只有向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学习奋斗精神,以脚力深入基层、以眼力明辨真伪、以脑力深入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才能在火热社会生活中,采编播发出沾着泥土冒着热气带着露珠的精品佳作。

  春风化雨万物新,春雷催征马蹄疾。我们要把主题采访活动与增强四力结合起来,汲取历史营养,弘扬奋斗精神。我们将用笔尖镜头记录和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岁月变迁,我们将迈开双脚丈量大地,睁大双眼洞察天下,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练就妙笔书写新时代的绚丽华章!

本文来源:http://www.xiaopihai.cn/zuowen/zuowenxuan/2019/0829/8585.html

相关推荐